寒武纪暴涨20倍,半导体设备板块,迎来爆发式增长
寒武纪的股价在三年里翻了二十倍,冲到一千二百块,市值突破五千亿。
上周单周涨幅百分之三十四,直接把半导体设备板块带火了。
这种涨法,谁看了不愣一下?
但热闹背后到底藏着什么,恐怕没几个人真琢磨过。
眼下这局面,说白了就是政策、订单、机构三方一起使劲的结果。
工信部点名要加快 GPU 芯片研发,字节传出要砸六百亿自研芯片,寒武纪可能吞下一半。
高盛更直接把目标价喊到一千八百三十五,比现价高出五成。
资本这么狂热,真全是基本面支撑的吗?
市盈率四千倍,怎么看都不便宜。
有股民调侃:“这哪是芯片股,简直是梦芯片。”话糙理不糙。
寒武纪一季度才头一回实现单季盈利,客户集中度高,生态还没完全建起来,前面还堵着华为昇腾这样的对手。
单押它,确实像走钢丝。
但它的稀缺性又是明摆着的——A股几乎找不到第二家纯AI芯片企业。
资金愿意给溢价,冲的就是这个。
一位私募经理私下说:“现在不跟,怕错过;跟了,又怕接盘。”这种矛盾心态,相当有代表性。
其实更稳的路子,或许是看整个半导体设备赛道。
国产替代不是空话,二〇二四年中国半导体设备市场规模达到四百九十六亿美元,全球第一。
机构预计,到二〇二五年整体市场将突破两千亿元,国产化率要从现在的百分之二十一点五八提升到三十以上。
空间还大着呢。
中证半导指数年内涨幅约百分之三十,在六大半导体指数里排第一。
北方华创、中微公司、拓荆科技这些设备企业,上半年净利润增长率介于百分之三十到六十之间。
它们吃的才是国产替代最确定的红利。
半导体设备ETF前十大重仓股集中度百分之七十七,除了寒武纪,还布局了中微、盛美上海、拓荆等一批龙头。
ETF波动比个股小,更适合普通投资者参与这波行情。
行业研究员指出,国产算力行情刚启动,寒武纪、海光等国产AI芯片企业涨幅相比北美算力链龙头仍有差距,行情有望持续扩散。
设备、材料等上游环节,下半年会随着芯片产能放量迎来更强需求。
微博上有人调侃:“寒武纪是神话,半导体设备才是现实。”话虽直白,却点出一个事实:追逐神话刺激,但抓住现实趋势可能更踏实。
回头看这波热潮,政策推动、资本助推、产业需求升级,三重力量拧成一股绳。
寒武纪只是浪尖上最显眼的那朵水花,底下整个海洋都在动。
投资者如果只盯着浪花,恐怕会错过真正的洋流。
这轮行情能走多远,最终还得看企业能不能交出实打实的业绩。
泡沫再好听,总有破的时候;只有真正赚钱的公司,才能让人睡得踏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