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楚钦八连胜被终结,日本新星登顶,国乒未来添新问号
王楚钦和张本智和的对决,每次见面总是能搅起一阵不一样的浪花。横滨决赛这场球,表面看是个人荣誉之争,底下其实牵扯着中日乃至世界乒坛的走向。这次结局,很多人没有想到,连胜神话终结,2-4,王楚钦不敌张本智和。现场那股安静里的沸腾,手机前的弹幕,比球台还要密集。
从比赛一开始气氛就不大对,两个人发接发都咬得很死,王楚钦之前对张本那个八连胜的心理优势,开局时真没怎么体现出来。第一局,比分交替拉锯成了主旋律,张本几次短球抢攻拉开节奏,王楚钦防得还算硬气,但关键处张本出手更坚决。9平后,张本突然发力,连拿两分直接带走首局。这种关键分的把控,看得出来这几年张本的自信比以前充足。数据能说明问题,首局里王楚钦一共主动失误4次,全部分布在9分之后。
第二局,张本节奏更快,已经完全带动了场面。7-2王楚钦直接被打懵,下风球打球的时候手型动作就嫩了点,几次想搏杀,球出界。张本根本不给机会,直接10-3先到局点,收尾干净利落。5-11输局时,现场多多少少传来一点嘘声。技术统计很直接,王楚钦二板得分率掉到32%,这种数字不太常见。相互比较,张本前三板得分持续拉高,马力全开。
第三局,王楚钦想要追分,但张本掌控比赛节奏的能力确实上了一个新的台阶。比分拉扯,王楚钦一度在7-9缩小差距,张本反手突然上板,10-7局点,11-8直接拿下,大比分0-3。镜头特写里王楚钦的表情,很罕见地有点木,不敢相信一下就被对方逼上了绝路。
第四局,形势崩到极点,王楚钦压着最后一口气硬扛了下来。2平以后直接提速,7-4又一次领先。他这一局明显动作更敏锐,发球变化多,连带着自己的抢攻机会都多了起来,两个侧身正手直接轰穿。比分10-6率先拿到局点,张本也不是吃素的,连追3分。压力摆在那儿,还是王楚钦,11-9,终于拿下一局。这波操作总算把全场气氛拉回了一点,粉丝区“王楚钦加油”整齐往上刷,一下子人气被点燃。细节能看到,张本的发球在这一局被针对,丢掉了惯常的小球优势。
第五局胶着程度直接拉满,比分连续反超,两个人互不相让,王楚钦4-2落后能连拿3分超回来,稍有松懈就又被追平。局点手握10-9,这个时候张本没有选择太冒进,硬是扛着顶过去,追到11平。硬仗谁也怕犯错,王楚钦用一板变线拿下13-11,观众席上全是惊呼。场边教练的表情有变化,既紧张又觉得希望还在。数据上看,这一局两个人在发接发后的第三板得分都高,但王楚钦主动调动多了不少,搏杀效率回归正常。
第六局风向变了。张本调节超快,一上来3-0,王楚钦每一分都要费大力气。追到2-3,张本叫了医疗暂停,简单处理后重回球场,手感明显没丢,发球抢攻再一次压住王楚钦。6-2以后王楚钦抗线上频频出现小失误,可能情绪有点绷不住,回球下网和出界明显多了。张本10-4拿到赛点,最后一球竟然直接封死反手,11-4收场,比分被很平淡地定格。全场安静一秒,张本手指指向天空,镜头抓住他眼里的水汽,甚至能看出压抑了很久的情绪爆发。这局里王楚钦整局只有一次打出高质量的正手搏杀,其他都是被逼着跟着对方节奏跑。
2-4,王楚钦8连胜终结,张本智和拿到冠军。这个结局对很多球迷都像是一瓢冷水。弹幕里各种声音都有,质疑、鼓励都有。有球迷说“王楚钦被研究透了,技战术套路太单一,现在对方知道怎么压制节奏了”,也有观点关注更深层,“单靠几个主力,中国男乒后背真的够吗?小将补起来没?”热度不亚于比赛本身。
更让人心里没底的,是之后男乒整体谁能接得上。洛杉矶奥运想续写金牌历史,从这场球看没那么稳了。现有主力在逐渐老化,后面新生代能否挺身而出,很多人没把握。数据不会说谎,过去两年三大主力参赛局数占据超过85%,后劲明显压力山大。这种局面下,输一次就会放大所有担心,早有人拿日本方面自媒体的言论出来佐证,张本这代后面好几个年轻人都在冲,对比我们这边,关键大赛掉队的小将其实还真不少。
不过内行能看出,王楚钦这场球能追到2-3很不容易,第四、五局爆发是真顶住压力了。技术细节上那几板强起和防守比以往细腻不少。国乒一直在做梯队建设,教练团队强调过多次,发现苗子绝不会放养。青训营现在每年都有新人上来,教练也经常被拉到训练基地加紧辅导,王楚钦身后的年轻一批运动员,成绩和能力都在进步。就差大赛里往前一步。主力有压力,小将更应该把握机会。
不少人觉得,可怕的不是王楚钦输球,更深层是中国乒乓少了张继科这种后来者居上的狠角色,是不是在青训招人方式和比赛安排上还得琢磨。新老交替周期里,阵痛难免。张本这样的对手逼着人快速进步,也是好事。乒乓这种项目,失利更容易放大问题。球迷看重胜负,但更重要的是能不能自我修正。
王楚钦这次经历,心态和技战术双重冲击,对于后面会是宝贵的一课。像前两年他打进成年组时没少挨批评,后来还不是一鼓作气冲到主力水平。比赛赢了会走得更顺,输了就更能静下心琢磨问题。从各方面看,他还在一个不断爬坡的阶段,赛后也反复提到要调整备战,未来还会追赶。团队有人替他打包票:“这种失败,比赢球更能淬炼人。”
比赛结束,赛场走廊里有球员、教练低声交谈的背影,也有媒体守着第一时间出新闻,后台工作人员忙着收拾球台,观众席残留着“不甘心”的呐喊。小球里的波澜其实藏着大时代的味道。一场比赛落幕,总结一时,影响却可能持续好多年。
国乒的未来,从这一战又多了些问号,也多了些动力。谁能拿下一局定乾坤,从今天开始,答案就在每一个训练日、每一场低谷里烤出来。球迷怎么想,你又怎么看?
本新闻严格遵守新闻职业道德,倡导积极价值观念。如有内容争议,欢迎监督指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