英特尔国有化?不要高估特朗普,英特尔作死,美国芯片要完了
最近,华盛顿刮起了一阵旋风,让整个科技圈都炸开了锅。就在北京时间8月23日,美国总统特朗普亲自出马,高调宣布了一项惊人举动:政府竟然“零成本”拿下了芯片巨头英特尔10%的股份,据说价值高达110亿美元。他拍着胸脯说,这是让美国再次伟大的关键一步。听起来,这简直就是一场力挽狂澜的救市大戏,可要是拨开这层喧嚣的迷雾,你或许会发现,这更像是一场精心编排的政治秀,而美国芯片产业的未来,恐怕正被这场大秀推向深渊。
这波操作,来得又急又猛,简直让人措手不及。就在不久前的8月14日,特朗普总统还因为“利益冲突”的问题,公开点名要求英特尔的首席执行官陈立武走人。可谁能想到,转眼间,两人竟然就坐到了一起,三言两语间就敲定了这笔足以震动全球的惊天交易。特朗普总统对外宣称,他与这位“备受尊敬”的陈立武先生相谈甚欢,这笔买卖的目的,就是为了确保英特尔——这家“伟大的美国公司”——能够肩负起重任,为国家打造未来至关重要的尖端芯片。
豪赌一场,还是皇帝的新衣?
有人把政府这次直接入股英特尔的举动,吹嘘成芯片领域的“曼哈顿计划”,言下之意,是想复制二战时期美国那种集中力量办大事的辉煌。毕竟,美国芯片产业如今的现状,确实让人看了都替它揪心。想当年,英特尔的市值一度冲破5000亿美元大关,那是半导体行业里谁也无法撼动的霸主。可如今呢?它的市值已经缩水到了千亿美元左右,技术上更是被台积电和三星远远地甩在了后头,连尾灯都快看不见了。
当台湾的台积电都已经开始试产2纳米芯片的时候,英特尔的10纳米工艺良率还在60%以下苦苦挣扎,这差距,简直是天壤之别。更要命的是,美国本土的芯片制造在全球市场上的份额,已经从1990年的37%一路暴跌,如今只剩下可怜的12%。从五角大楼的F-35战斗机,到华尔街的金融系统,都高度依赖东亚生产的高端芯片。这种产业空心化的问题,已经不是什么小打小闹,而是直接威胁到了美国的国家安全命脉。
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,特朗普总统的政府,选择了一条和前任拜登政府截然不同的路子。他们似乎对拜登之前签署的那份高达520亿美元的《芯片与科学法案》彻底失去了耐心,觉得那种“撒胡椒面”式的补贴拨款,不仅慢吞吞的,而且效率也低得可怜。所以,他们干脆就掀了桌子,直接选择入股,甚至还打算派官员进驻董事会,妄图通过股权控制这种硬核手段,来强行扭转眼前的困局。
撒钱就能解决一切?想得美!
然而,这种看起来雷厉风行、霸气侧漏的手段,真的就能解决所有问题吗?恐怕事情远没有那么简单。英特尔如今面临的困境,从来就不仅仅是钱能摆平的。它在制程工艺上的落后,涉及的是材料科学、工艺设计等一系列深层短板,是个系统性的顽疾。就算政府大手一挥,注资数百亿美元,也绝不可能在一夜之间,抹平与台积电之间那长达数代的技术鸿沟。
更何况,这笔账要是细细算来,简直讽刺得让人想笑。政府如果想拿到20%的股份,保守估计也得砸进去200亿美元,这笔钱,几乎是整个《芯片法案》预算的近四成了。可芯片制造,那是个实实在在的无底洞啊,像台积电这样的大佬,每年的资本支出都轻轻松松超过300亿美元。这点钱,对于想追赶行业巨头来说,简直就是杯水车薪,起不到多大作用。
最让人尴尬的,还得是成本这个老大难问题。在美国建芯片厂,成本可比在东亚高出三到五成,这可不是小数目。就算特朗普总统的政府能硬压着英特尔,确保它原计划投资200亿美元的俄亥俄州工厂能在2028年前顺利投产,而不是像之前那样拖到本世纪30年代,那生产出来的芯片,在全球市场上又有什么竞争力可言呢?难道就为了供应美国本土这个被高关税层层保护起来的“孤岛”市场吗?这笔买卖,怎么看都透着一股不划算。
这剂猛药,是救命还是毒药?
特朗普总统这番让人眼花缭乱的操作,最致命的后果,恐怕还不是浪费了纳税人的钱,而是它在整个产业里,悄无声息地散播开来的“寒蝉效应”。你想啊,当政府可以堂而皇之地以国家安全的名义,随心所欲地深度介入一家私营企业的日常运营,其他公司,尤其是那些外资企业,心里能不打鼓吗?这不,已经有消息传出,像台积电、三星这些已经在美投资的外国巨头,都开始重新评估潜在风险了,甚至有人在考虑,是不是干脆把美国政府给的补贴都退回去算了。
这种弥漫开来的不确定性,说到底,都源于特朗普总统本人那极强的个人风格。他向来以不按常理出牌著称,做决策的时候,往往是先考虑怎么才能取悦自己的选民基本盘,至于长远的国家利益或者市场规则,那可能就得往后稍稍了。所以,这次入股英特尔,对那些中下层选民,尤其是“让美国再次伟大”(MAGA)的铁杆支持者们来说,无疑是极具欺骗性的,让他们觉得“国家队”亲自下场了,美国制造的春天,这不就快来了吗?
可对于整个芯片产业生态来说,这简直就是一剂慢性毒药。芯片这种东西,作为一种高度嵌入式的技术,信任和安全,那可是它的生命线啊。当英特尔被这样深度绑定上一个充满变数、让人捉摸不透的政府,它那些遍布全球的客户,心里会怎么想?特别是作为全球最大芯片消费市场的中国,这种操作必然会对英特尔的市场份额造成巨大冲击。一旦失去了这片广阔的土壤,英特尔未来的日子,恐怕只会更加难熬。
笔者以为
说到底,特朗普总统政府的这套“组合拳”,无论是直接砸钱入股,还是高高挥舞起关税大棒,从骨子里看,都是在明目张胆地破坏全球化和自由贸易的规则。这种做法,或许能在短期内帮他赢得一些选票,但从长远来看,它正在一点一滴地侵蚀美国自由市场经济赖以生存的根基。你看,就连那些保守派智库都忍不住批评,说这根本就是“社会主义式的产业政策”,而民主党人更是忧心忡忡,担心企业决策被如此粗暴地政治化。
甚至连英特尔公司内部,也因此被撕裂成了两半。董事长主张干脆分拆制造业务,引入外部的战略投资者,而CEO呢,为了能争取到政府的支持,不得不把公司的财务目标和所谓的“国家安全要务”死死捆绑在一起。这种混乱和无休止的内耗,恰恰是美国当前那些深层矛盾的一个真实缩影。当一个国家,需要靠这样不断地“折腾”才能勉强维持运转的时候,恐怕无论是谁上台,都无法轻易改变眼前的局面。四年之后再回首,今天这场声势浩大的“救市”大戏,到头来,恐怕只会给人们留下一地鸡毛,让人徒增叹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