产品展示

全球首创!中国投40亿凿穿秦岭,只为打通这条“生命线”

全球首创!中国投40亿凿穿秦岭,只为打通这条“生命线”

一、为啥非得砸40亿凿秦岭?

秦岭这山,横亘在那,是道天然屏障。

北边干燥,南边湿润,可把陕西分成了两截。

以前从西安去柞水,得走146公里盘山路,开车3小时不止。

那路绕得人头晕,物流成本高得吓人。

山里的香菇想拉到西安卖,路上得颠簸3小时,到了西安,鲜菇都烂了大半。

商洛、安康这些地方,因为交通不便,穷得叮当响,成了陕西最贫困的地区。

2001年,国家一拍板,我们得在秦岭挖条隧道!目标很明确:缩短通行时间,打通经济命脉。

可当时好多人犯杠:花40亿挖隧道,值吗?

要我说,这钱花得很值了!就像给南北经济搭了座桥,以前是“蜀道难,难于上青天”,现在我们让天堑变通途。

二、挖隧道这6年,有多难?

2002年3月,第一声爆破在秦岭山腹炸响,工人们就傻眼了。

这地横跨15条断层带,岩层碎得像饼干,到处是裂缝。

最深的地方,头上压着1600米厚的石头,相当于4座东方明珠塔叠起来。

更要命的是岩爆,好好的石头突然就像鞭炮一样炸开,碎片跟子弹似的乱飞。

中等岩爆的岩片有30厘米厚,剧烈岩爆能崩落直径3米的巨石,饭桌大的石头说掉就掉。

工人们每天在“岩石炸弹”里穿行,得穿防弹背心、戴头盔。

2003年,挖到北线K14+300段时,山里的水跟发洪似的,每小时涌出1200立方米,一个小时就能灌满标准游泳池。

工人们只能赶紧往石头缝里灌水泥浆,像补饼干一样堵窟窿。

隧道里热得像蒸笼,最高51度,工人们光着膀子、穿雨靴,站在齐膝深的浑水里打钻。

18公里长的隧道,要是从两头慢慢挖,得挖到猴年马月?

工程师想了个招:长隧短打。

利用隔壁的西康铁路隧道,把主隧道切成4段,4支队伍同时开挖,工期直接少了3年。

三、怎么保证挖不歪?

4段隧道在山里挖,怎么保证最后能严丝合缝接上?

工人们用上了给导弹指路的GPS和激光导向仪,500米外就能锁定方向。

2004年12月,最后一段岩壁打通,测量员一量,上下左右最大误差才2厘米,最小误差3毫米!这精度,外国专家都说是“测绘史上的奇迹”。

通风也是大难题,18公里隧道空气不流通可不行。

工程师建了3座通风竖井,最大的深661米,比上海中心大厦还高,成了全球规模最大、井深最深的竖井通风工程。

这下,隧道里的空气比西安市区还干净,PM2.5少了40%。

四、这隧道牛在哪?

2007年1月20日,隧道通车,直接拿下世界最长双洞高速公路隧道的头衔,单洞长18.02公里,全球少见。

开车进隧道,一点不压抑,每隔4公里就有150米长的特殊灯带,用蓝白红光模拟朝霞、彩虹、晚霞,专治司机犯困,这设计全球独一份。

安全系统更厉害,装了288个监控摄像头,每125米一个,还有事故检测器和火灾报警器,组成了世界顶级的监控防灾系统。

就算隧道里出点状况,也能迅速解决。

隧道底下还藏着1120个特制橡胶减震垫,能抵消60%地震力。

2017年九寨沟7级地震,隧道就晃了几下,结实得很。

五、隧道通了,变化有多大?

隧道一通,西安到柞水的路程缩短了60公里,以前3小时的路,现在15分钟就到。

物流成本直接腰斩,北方的矿产、南方的水果,运输更方便了。

柞水县农民王德发的香菇合作社乐开了花,清晨摘的鲜菇,一个半小时就能摆上西安菜市场,利润从不到10%涨到25%。

2019年国庆,隧道7天过了28.74万辆车,柞水的木耳、板栗源源不断进了西安超市。

更没想到的是,隧道带火了旅游业。

城里人以前嫌盘山路危险不敢来,现在一脚油门就到了“天然大氧吧”终南山。

商洛市旅游收入第二年暴增217%,GDP冲到陕西第一、农家乐、民宿开得到处都是。

六、这钱花得值吗?

有人说,隧道才18公里,小车过一次收费50元,得20年才能收回40亿成本。

可我们不能只算经济账。

隧道打通了南北经济的“任督二脉”,把黄河经济圈和长江经济圈连起来了。

以前陕南是穷山旮旯,现在成了西安的“后院”。

柞水人去西安看病、上学,以前得起大早,现在40分钟就到,跟串门似的。

再说,这隧道是西部大开发的关键一步。

要是秦岭不打通,西部大通道就是句空话。

从内蒙古包头到广东茂名的包茂高速,从宁夏银川到湖北武汉的高速,都得靠这条隧道连接。

这不是简单的一条隧道,这是国家发展的“生命线”。

七、挖隧道对生态有影响吗?

隧道从牛背梁自然保护区底下穿过有金丝猴、羚牛等44种国家保护动物。

施工队把高度降到900米,尽量躲着动物走,废水也处理干净了。

可动静大,还是会干扰动物。

这事得辩证看,国家在发展,生态也得保护,以后我们肯定会有更好的办法,既能搞建设,又能护生态。

最后总结

历时6年,耗资40亿,上万人在秦岭里掏出了这条世界之最的隧道。

这不是蛮干,是智慧和勇气的结晶。

从岩爆频发的施工难题,到精准到毫米的对接技术,再到全球首创的通风系统,我们中国人用实力证明,没有什么山能挡住我们发展的脚步。

这条隧道,是基建狂魔的又一杰作,更是国家崛起的缩影。

以前我们羡慕老外的超级工程,现在我们自己成了别人羡慕的对象。

话说回来,中国的基建从来不是为了炫耀,是为了让老百姓日子过得更好,让国家发展得更快。

你看,从秦岭隧道到港珠澳大桥,从高铁到5G,我们中国在一个个领域创造奇迹。

有人说,这是“砸钱”,可砸钱能砸出世界之最,能砸出百姓的好日子,这钱砸得值!我们有理由相信,未来会有更多“全球首创”的工程,让中国更强大,让老百姓更幸福。

声明:文中数据和事件都来自权威媒体公开报,文章仅一家之言,个人粗浅思考,仅供交流,并无不良导向。原创作品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


下一篇:没有了

Powered by 意昂体育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

Copyright Powered by365建站 © 2013-202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