央行买金慢了,金价还能涨到5000多?听听专家咋说
最近全球央行买黄金的劲头有点儿松,二季度只买了166吨,比去年同期少了21%,是2022年以来最低水平。可别以为大家都不看好黄金了,这数字放到2010-2021年平均来看,还高出41%呢。
为啥突然变慢?一方面,过去半年金价蹭蹭往上涨,涨幅超过25%,价格高得让央行们开始精打细算,不想追着贵价往里冲。像哈萨克斯坦那样的国家还趁机卖点黄金调调流动性。
另一方面,多国已经差不多把黄金储备调整到了心里那个“理想比例”,比如中国的黄金占外汇储备比从以前低,现在升到了7%,虽然还没达到全球15%的平均水平,但增持步伐明显放缓。
地缘政治上也稍微缓和了一些,以前紧张兮兮的时候大家抢着买避险资产,现在气氛松一点,自然购金需求就降下来了。
不过这并不是说大家都放弃黄金了。相反,从投资角度看,二季度全球黄金ETF净流入170吨,中国市场更是创下单季464亿人民币的大额流入记录。实物投资也在增长,比如金币和金条同比增加11%。只是消费端受价格影响,有些人减少购买首饰,中国和印度的需求分别下降20%和17%。
不少专业人士认为,这种购金节奏上的调整更像是战术上的暂停,而非战略转向。95%的受访央行表示未来一年仍会继续增持黄金作为储备。这说明他们对长期风险依然保持警惕,只是在控制成本上更谨慎一些。
接下来到底咋走?
关键看三件事:
第一,美联储政策风向。如果9月真的降息,那实际利率降低,对黄金来说是一大利好。有花旗银行预测短期内金价能冲到3300-3600美元区间;
第二,是地缘政治风险。如果国际局势再紧张或者美国推美元贬值策略,那有人大胆预测,到2026年甚至可能飙升至5355美元;
第三,新兴市场需求特别是中国表现如何。今年连续几个月中国都在加仓,但6月份购买量有所减少,高价确实抑制了一部分边际需求;
长远来看,还有机构预计2030年前后,在通胀压力和债务负担双重作用下,黄金融资价值将更加凸显,有望突破8900美元大关。
除了这些大玩家普通老百姓的钱包也感受到影响——高昂的价格让珠宝消费冷淡下来,今年二季度全球首饰销量接近疫情以来最低点,其中中国跌幅尤为明显。但与此同时,一些保险公司、私募基金却越来越青睐用各种“含金”产品来配置资产,一部分险资甚至拿出10%-50%的资金投向相关ETF或策略基金,可见投资属性正在加强。
还有个值得注意的是,中国一直在努力提升自己外汇储备中黄金融资比例,从7%目标逐步靠近15%的世界平均线。这不仅仅是为了分散风险,也被视作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一步。同时,美债持仓量已降至15年来新低,可以说国家层面正在悄悄调整战略重心,把更多筹码押注在“硬通货”上面。
总之,这波购金花费虽有减速迹象,但底气依旧十足。不管你信不信,这场围绕贵重黄色小块儿展开的大戏,还远没结束呢!
你怎么看这事儿?觉得以后咱们手里的金币还能保值吗?评论区聊聊~
#夏季图文激励计划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