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河北孟村杀妻案想到的
关于这个杀妻案,警情通报里有个特别好的地方,就是直接定了刑事案件,然后再说所谓“家暴”的事儿。
许多年来,关于家暴的定性就特别迷。
一个人到大街上,把陌生人门牙给打掉了,直接派出所伺候,要么蹲局子要么破财免灾。
但要这个人,是自己老婆,就会被定义为“家暴”,有些站着说话不腰疼的人就跑出来说什么“夫妻哪有隔夜仇”“床头打架床尾和”“两口子之间的事儿”。
合着巴掌不打自己身上不知道疼。
而且所谓的家暴,把打老婆和打孩子给混为一谈了。
当然了,不提倡打孩子。
但是吧,有些孩子,真的是皮的没治,除了打实在没啥好的管教方法。
但打老婆不一样,这属于是一个成年人在向另一个成年人实施暴力,双方都属于有独立承担法律责任的成年合法公民,在这个层面上,就应该用法律来说话,怎么就给混淆成所谓的“家事”了?
非要等打死了,警方出刑事案件通报才算吗?
刷了很多新闻,说是这个被杀的妻子,跟凶手老公是青梅竹马,高考的时候为了跟他老公一个学校,还改了志愿。
受害人毕业后就是全职家庭主妇,社交平台上经常表达对丈夫,对家庭,对孩子的爱,大概率就是很多男人心目中的那种贤妻良母。
从校服到婚纱,毕业后又全心全意在家庭上面。
新闻里说,凶手因为小三怀孕,逼她离婚,她舍不得3岁的孩子,怕孩子被判给男方不愿意,这才有了这场暴行。
可以看出来,在这段感情和关系里,她是比较卑微的存在。
从大学时候,自愿放弃更好的学校,也要跟老公在一起,再到毕业之后,放弃工作机会当家庭主妇,乃至于知道老公有小三却对丈夫一再忍让。
甚至于,周围人都知道她经常被家暴,她却依然维持着这段所谓幸福的婚姻。
这是个标准的“小女人”,家庭是她的全部,她用一种小心翼翼地态度,伺候着这段婚姻,哪怕自己受了委屈。
她太“弱”了。
好多人看完,都说什么结婚太可怕了,结婚率还得再降。
咋说呢,每次出现一些关于婚姻的,令人痛心疾首的案件,都会有这样的言论。
但说实话,这些事情曝不曝,结婚率都得降。
这压根儿就不是结婚的事儿,甚至都不是男女的事儿。
首先这个男的就是纯粹的坏,这没的说。
其次这个女生,把自己放的太低了。
青梅竹马的恋人,一路追随着对方,最后俩人走入了婚姻。
听起来很美好,可问题是,这个婚姻,真的美好吗?
童话故事里,王子和公主结婚,就是大结局了,“从此他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”。
现实不是童话故事。
结婚只是开始,不是结局。
加了防腐剂的罐头,保质期都只有三年,更何况感情呢?
从她一毕业就选择当家庭主妇这个选择来看,基本上就是把自己放在了从属地位。
哪怕她经受了家暴,也只是自己承受,还要强颜欢笑地假装热爱生活。
她在害怕。
害怕失去自己从学生时代坚持到现在的感情,害怕失去一个看似美满的家庭,害怕自己会打人的老公,害怕失去自己的孩子。
而她的害怕,只会换来变本加厉。
这个世界的准则就是,你可以假装弱,但你不能真的弱。
装弱是手段,真的弱,那就是别人的菜了。
女性从小好像很少会被教育要“厉害”,这甚至是一个不好的形容词。
而且相当一部分男性理想型就是“温柔”。
因为在潜意识里,大家会觉得这样的人,比较好拿捏。
但还是那句话,你可以装弱,但你不能真弱。
但凡是会通过装弱来获取自己想要的东西的人,没有一个是真弱的,手段是手段,目的是目的。
她们的弱是表象,如果有需要,随时会掀桌子。
那如果,你不会装弱,那就强势一点,凶一点,事儿一点儿,厉害一点儿。
哪怕,当个疯子。
总之,别当一个好欺负的人。
这样,或许不会有那么多的人喜欢你,但至少,没有人,可以伤害你。
别怕伤害别人
要怕伤害自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