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退休旅行6年的亲身经历劝大家: 人过60后, 还是老实在家待着好
我今年67岁,退休整整7年了。
前5年我和老伴一门心思扑在自驾游上,觉得那才是最自在的晚年生活,可如今我却打心底里想劝大伙:人过60岁后,还是老实在家待着最好。
退休前我在国企工作,老伴是小学老师,虽然俩人的工作都比较轻松,节假日也多,但过去的我们很少去旅行,因为我们都是独生子女,要供养自己的孩子不说,还要照顾家里四位老人。
所以,我过去好长一段时间,我就特别盼望着退休,觉得到那时候,孩子长大了,老人也应该相继走了,我就有时间好好逛逛了。
以前我和老伴去旅行,都是报旅行团去的,说实话,跟团旅行看上去很美好,能去好多地方,还有一群人凑在一起热热闹闹的,但好几次跟团旅行,都让我们夫妻俩身心俱疲,甚至很后悔。
就比如去有次去桂林,导游把我们拉到银器店,说好自由购物,买不买无所谓,可真没人买后,我们就被耗在店里,导游没说什么,但态度上就是“不买的话,就一直待在这里”。
后来,为了能早点走,赶去下一个景点,我们几个老人都很无奈的买了几个银镯子,导游这才给我们上车走人。
打那以后,我们也对跟团游很是厌恶,要不是朋友相约,我们压根不会再跟团出游。
7年前,我在网上看到一饿个60多岁的老哥,开着改装的小房车带老伴在大理自驾游了半个月,每天去洱海边散步拍日出,想吃啥就找当地菜市场买菜自己做。
视频里那种惬意和自由,让我一下子爱上了:感觉这就是我想要的旅行方式!当即就跟老伴商量,等我退休,我们不去跟团了,就夫妻俩自驾环游全国去。
盼星星盼月亮盼到退休后,我就开始我的自驾游计划,先是把家里开了八年的小轿车卖了,再添十万块换了辆SUV。
并叫人帮忙改装了下后座,可以放平变成床的座椅。买了折叠桌椅、电水壶,移动小冰箱等等,甚至连两床薄被子都带上了,就想着有时候不去住酒店,就住车上!
所有东西都准备好后,我们就开始自驾游,第一站定在了广西北海。早就听说那儿的沙滩像白面,还有好吃的海鲜。
出发那天,我俩哼着老歌开了10小时,到北海侨港时天都黑了。提前订的民宿就在风情街旁边,当晚我们没多折腾,买了两份卷粉,配着冰爽的绿豆沙,吃完就早早睡了。
第二天一早,我俩就像小孩一样,揣着塑料袋就往银滩赶,想着捡捡贝壳或海货啥的。
虽然那些地方没法赶海,捡不到什么海货,但我和老伴捡了一堆贝壳,拍照给孙子孙女看,他们都喜欢得不得了。
捡完后,我俩就找了棵大榕树下歇脚,,躺在躺椅上,喝着冰冰凉凉的椰子水,再吹着海风,感觉特别自在。
后来我们又去侨港逛菜市场,那些海鲜特别便宜,我们买了皮皮虾、螃蟹、沙白还有鱿鱼等等,好多海鲜才花了150元,然后自己直接水煮,蘸蒸鱼豉油吃,感觉美味极了。
那趟旅行,我们住了5天,加上吃喝玩乐、车油费过路费,花得也不多,总共才花了两千八不到,回来后我俩就上瘾了,决定每月都要来一次自驾游。
可旅行多了,麻烦事也越来越多,多得让我们夫妻俩不得不在去年,结束了自驾游计划。
1、出去花钱,感觉比流水还快
我和老伴退休金加起来一万二,本来计划每月存四千,剩下八千用来旅行的。
可实际花起来根本不是那么回事:去苏州住连锁酒店,一晚上三百二;吃碗奥灶面就要二十八,景点门票倒不贵,但油费一天一百多,停车费有时候找不到免费的,停一天就要五十。
有次在杭州想尝尝西湖醋鱼,找了家看起来普通的饭馆,一盘鱼就要一百八,味道还一般,老伴心疼得说“这钱在家能买五斤鱼了”。
最离谱的是去海南,轮渡费来回就八百,住海边民宿一晚上4百,一周下来算了算账,花了小一万,比计划多了一半,最终存的钱根本没达标。
后来我们就觉得:“这钱留着给孙子交学费,或者咱们买些好吃的,不比扔在路上强?”
2、身体真是不经折腾了
我开了三十多年的车,以前跑长途都没事,甚至跑400公里,只休息一个服务区的。可自驾游后,我感觉就不行了,头三年出去自驾游,我的脖子、肩膀就开始疼,我以为是累着了,贴贴膏药就对付过去了。
谁知后来越来越严重,就在第四年去海南时,当我们从湛江轮渡过去,由于排队了好久,加上上船后又晃了一个多小时,下船开车没多远,我就感觉脖子僵硬得转不动,肩膀像扛了块石头酸痛。
到了三亚缓了好几天,才渐渐好转。
更吓人的是去西安那次,走高速时突然胸口闷,手都有点抖,赶紧打双闪靠应急车道,老伴掏速效救心丸给我含着,过了十分钟才缓过来,她当时吓坏了,抱着我就哭:“咱再也不跑远路了”。
后来去医院查,医生说“年纪大了,久坐不动,颈椎腰椎都退化了,不能再长时间开车了”,这才知道不服老真不行。
3、交通安全问题让人担忧
路上啥司机都能碰到,有次在湖南山路上,前面一辆货车拉着钢材慢悠悠走,我想超车,刚打转向灯,对面突然冲过来一辆摩托车,吓得我赶紧踩刹车,车差点撞护栏,老伴吓得尖叫,我手心也全是汗。
还有次去四川九寨沟,快到景区时车突然熄火了,那地方前不着村后不着店,又大中午的,太阳晒得人头晕,打了救援电话,拖车的过了3个多小时才来,老伴都快中暑了。
最吓人的是去安徽黄山,我们大晚上去的,想着去到景点,就在车上熬一熬,凌晨起来看日出。
结果大晚上导航导错了,拐进了一条土路,坑坑洼洼的,两边全是树,黑得伸手不见五指,还能听到狗叫,我当时心里就吓坏了“这要是遇到坏人可咋办?”
后来好在当地人骑摩托路过,我们跟着他才走了出来。
4、水土不服,吃住不惯
先说住的,有次在江西景德镇,为了省点钱住小旅馆,房间潮得能拧出水,床单上也让人觉得有虫子爬似的,搞得我和老伴一夜没睡好,第二天精神状态都不是很好。
后来不敢住便宜的,可贵点的酒店也未必舒坦,有次在武汉住四星酒店,那中央空调噪音大,还有床垫太软,也是让人住不惯。
吃的就更麻烦了,老伴牙口不好我胃不好,都喜欢吃软乎清淡的,可外面饭馆不是菜太硬,就是太辣。
最严重的是在云南大理,吃街边米线后,老伴上吐下泻,拉得浑身没劲,在酒店躺了两天,这不是说他们做的不干净,大概是我们水土不服吧。
5、做旅游攻略,麻烦又不一定有用
我和老伴都是急性子,每次出发前半个月就开始做攻略:查天气、查路线、查景点开放时间,记着哪个服务区有热水,哪个地方有老年优惠。
有次去福建厦门,攻略说鼓浪屿日光岩早上八点开门,我们六点就起床赶路,到码头才知道因为台风预警,鼓浪屿全天关闭,白跑一百多公里。
还有次去浙江乌镇,攻略说西栅夜景好看,我们特意等到晚上,结果进去才发现好多店铺关门了,路灯也少,黑灯瞎火的没啥看头,回到酒店十一点多,累得倒头就睡。
后来我才明白,年纪大了记性差,攻略做得再细,也架不住计划赶不上变化,反而越折腾越累。
去年秋天,我俩本来计划去新疆,攻略都做好了,可收拾行李时,我弯腰拿箱子突然腰闪了,躺了三天才好。
那天晚上我和老伴坐在沙发上聊天,她说:“咱别折腾了,在路上万一真出点事,孩子们不在身边,可咋办?”
我点了点头,也觉得年纪大了,不能这样瞎折腾了,于是就结束了自驾游计划,回到家里安心养老。
我说了这么多,也不是说旅行不好,只是人过60岁后,身体、精力、财力都跟不上了。
以前总想着“趁能动多走走”,却忘了折腾到最后,钱花了罪也受了,反而不如在家踏实。
所以我真心劝大家:人老了别不服输,养老不一定非要去远方。
在家喝杯热茶、看本书,和老伴散散步,跟朋友聊聊天,这些普通的日子,其实才最舒服。人老了,过得开心踏实,比啥都强,你们说是不是这个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