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动态

四家被炒得沸沸扬扬的人形机器人概念股——领益智造、三花智控、卧龙电驱、拓普集团,到底谁才是真正的“老大”

人形机器人,这四个字现在听着是不是有点科幻片的味道?

但你知道吗,就在2025年二季度,有一家公司,每赚100块钱,就能净落下13块1毛5。

更狠的是,这家公司还不是靠借钱撑起来的,负债率最低,却干出了最高的利润。

这家公司,叫三花智控。

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反常识? 大家总以为搞机器人得烧钱,得靠资本输血,结果人家闷声发财,利润还甩了同行一大截。

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,这四家被炒得沸沸扬扬的人形机器人概念股——卧龙电驱、领益智造、三花智控、拓普集团,到底谁才是真正的“老大”。

先说卧龙电驱。

这家公司名字听着像搞电力的,其实来头不小。

全球领先的电机制造商,这可不是随便吹的。

它旗下的浙江希尔机器人,专门搞自动化驱动系统,技术底子厚。

更关键的是,它直接参股了智元机器人,还间接搭上了宇树机器人的线。

这两家可都不是小角色,一个做通用人形机器人,一个在四足机器人领域已经杀出重围。

等于说,卧龙电驱不仅自己有技术,还提前在赛道上投了种子选手。

但看财务数据,就有点微妙了。

销售净利率排第三,总资产周转率垫底,靠的是2.29倍的高杠杆撑场面。

说白了,就是借钱干活,干得不算快,赚得也不算多。

再看领益智造。

这名字听着像搞制造的,其实它干的事儿挺前沿。

它已经搭好了多条人形机器人核心零部件的产线,滚柱丝杆、空心杯电机、减速器、灵巧手,全都能做。

更牛的是,它已经给好几家头部具身智能企业交付了上千套整机。

这可不是画饼,是实打实的订单。

从财务上看,它的总资产周转率是四家里最快的,0.51次,说明资产转得快,活儿接得多。

但它的问题也很明显。

净利率是四家里最低的,每100块收入,只赚不到10块。

典型的薄利多销,走量路线。

你可以说它业务跑得快,但也得问一句,这么薄的利润,能撑多久?

然后是三花智控。

很多人第一反应:这不是做空调配件的吗?

没错,它确实是全球最大的制冷控制元器件制造商。

但别小看这家企业,它的技术迁移能力太强了。

现在它已经切入仿生机器人机电执行器市场,说白了,就是机器人的“肌肉系统”。

机器人要动,靠的就是这些执行器。

三花智控有研发能力,还有大规模生产的底子,客户一来,立马能上量。

财务数据上,它一季度净利率13.15%,四家最高。

净资产收益率7.26%,也是第一。

更关键的是,它的财务杠杆是四家里最低的。

这意味着它没怎么借钱,靠自己就能赚大钱。

别人还在烧钱搞研发,它已经悄悄开始赚钱了。

最后是拓普集团。

这家原本是汽车零部件的老大,做减震器、底盘、刹车系统的。

现在它成立了电驱事业部,正式进军机器人领域。

它的布局很全,直线执行器、旋转执行器、灵巧手电机、传感器、躯体结构件、足部减震器、电子柔性皮肤,全都在做。

野心不小。

财务上,它的净利率排第二,净资产收益率5.74%,排第二。

但它的资产周转率只有0.43次,比三花智控和领益智造都慢。

杠杆率2.18倍,也不低。

等于说,它投入不少,但转得不算快,赚得也不如三花智控多。

四家公司,四种打法。

卧龙电驱靠的是技术和投资布局,但运营效率拖了后腿。

领益智造订单多,生产快,但利润太薄,像个高级代工厂。

拓普集团布局广,但还没完全跑起来,效率和盈利都还有差距。

三花智控呢? 它不声不响,把技术和制造能力迁移到新赛道,既没高杠杆,也没低周转,还能赚最多的钱。

你说谁是老大?

有人可能会说,领益智造订单多,未来潜力大。

但订单多不代表赚得多。

有人会说,卧龙电驱投了智元和宇树,站队准。

但投资不等于主业,参股公司赚的钱,不一定能进它的口袋。

拓普集团业务全,可全也意味着分散,未必能集中突破。

三花智控的强,强在它把老本行的技术优势,精准嫁接到新领域。

它不做整机,不做系统,就做最关键的执行器。

这种“卡脖子”环节,反而最容易赚钱。

而且它的客户不只是国内,特斯拉、波士顿动力这些国际巨头,也在它的潜在名单里。

别看现在人形机器人还没大规模量产。

但供应链的竞争,早就开始了。

谁能在关键部件上卡住位置,谁就掌握了话语权。

三花智控现在每100块赚13块1毛5。

卧龙电驱赚11块出头。

拓普集团赚12块左右。

领益智造不到10块。

数字不会骗人。

在利润、效率、杠杆三个维度上,三花智控都占了优势。

这不像是一时的爆发,而是一种可持续的盈利能力。

所以,当大家都在讨论谁家概念更热、谁家布局更广的时候。

三花智控,已经悄悄把账算明白了。



Powered by 意昂体育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

Copyright Powered by365建站 © 2013-202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