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动态

有哪些网络烂梗让你极度反感?我先来5个!真的很臭、很下头!

手机屏幕又一次亮起,那条"全唐"的评论赫然在目。小张皱着眉头划过去,这已经是今天第十次看到这个梗了。他记得第一次见到时还觉得新鲜,现在只觉得烦人。这玩意儿怎么就像牛皮糖一样甩都甩不掉?评论区里清一色的复制粘贴,看得人直犯恶心。

最近这种烂梗瘟疫般蔓延,随便刷个视频都能撞见。有个大学生拍自家漏雨的屋顶,配文说是外卖地址,底下评论全是"真实""笑死"。小张寻思这有啥好笑的?要真住这种房子怕是哭都来不及。可数据不会骗人,点赞数蹭蹭往上涨,平台算法立马把这内容推给更多人。那些主播眼睛都亮了,赶紧有样学样,一时间"土味滤镜"满天飞。

更离谱的是那些宫斗剧的梗。明明历史上妃子们住的地方跟鸽子笼差不多大,硬是被说成豪宅。带货主播们可来劲了,立马推出"娘娘同款"首饰。小张看着那些金光闪闪的项链直摇头,这要真戴出去怕不是要闪瞎路人的眼。历史老师要是看见学生把历史课学成这样,估计得气到血压飙升。

新疆美女的视频下面更是一言难尽。满屏的"为了葡萄干"看得人直皱眉头。好好的姑娘被跟特产扯在一起,评论区还乐此不疲地点赞。小张心想这些人要是去新疆旅游,怕不是真会拉着人家姑娘问葡萄干的事。这种玩笑开多了,迟早要出事。

最让人无语的是立秋奶茶的梗。本来挺浪漫的"秋天第一杯奶茶",硬是被玩成了低俗段子。品牌方发现销量不降反升,连夜把包装改得更露骨。小张看着超市里那些暧昧的广告语直摇头,现在连喝个奶茶都要被内涵,这届网友的脑洞真是服了。

这些烂梗就像野草一样疯长,平台算法就是最好的肥料。越是低俗的内容越容易爆火,越是简单的复制粘贴越容易传播。小张想起小时候玩的传话游戏,一句话传到最后总能变得面目全非。现在的网络环境可不就是大型传话现场,只是传着传着就变味了。

有人觉得玩梗就是图个乐子,没必要上纲上线。可当这些梗开始影响现实生活时,事情就变味了。小张的堂妹前几天回来说,班上同学都在玩"唐"这个梗,不跟着说就显得不合群。好好的校园环境硬是被网络烂梗搞得乌烟瘴气,老师们管都管不过来。

更可怕的是这些梗正在改变人们的表达方式。以前聊天还能说点有营养的,现在动不动就是复制粘贴的段子。小张发现自己的表达能力都在退化,有时候想表达个复杂点的想法,脑子里蹦出来的全是网络用语。这感觉就像天天吃快餐,突然要吃正餐反而不会用筷子了。

平台当然知道这些问题,可数据就是王道。只要点击量高,管它内容好不好。那些运营人员盯着后台数据,哪个梗火了就赶紧加大推送。用户就像实验室里的小白鼠,被算法训练得条件反射。点开一个视频,看完点赞,再点下一个,周而复始停不下来。

小张试着屏蔽这些内容,可算法总有办法把类似的东西塞给他。有时候刚跟朋友聊到某个话题,转头手机就推送相关视频。这种被监视的感觉让人毛骨悚然,可又无可奈何。毕竟现在谁离得开手机呢?就像明知是垃圾食品,可饿急了照样往嘴里塞。

看着满屏的复制粘贴,小张突然想起小时候看的《猴子捞月》。一群猴子一个接一个倒挂着想去捞水里的月亮,最后扑通扑通全掉进水里。现在的网络环境不就是这样?一个梗火了,大家争先恐后地跟风,生怕落后。可捞来捞去,除了溅一身水啥也没捞着。

夜深了,小张放下手机准备睡觉。明天醒来,不知道又有什么新梗要刷屏。他想起老家有句老话:跟风吃屁都赶不上热乎的。这些网络烂梗可不就是这样?等普通人都开始玩的时候,早就变馊了。可偏偏就是有人乐此不疲,一个接一个往坑里跳。

本文创作的最初想法就是为了传播正能量,没有要去侵犯别人权益的那种想法哦。要是真有侵权的情况呢,就赶紧联系我们,我们会很主动地去配合处理哒。



Powered by 意昂体育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

Copyright Powered by365建站 © 2013-202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