百年米轨变准轨:屏边小镇的铁路变迁见证时代飞跃
## 百年铁轨上的屏边:从米轨到准轨的时光穿越
一百多年前,法国人把铁路修到了云南屏边这个边陲小镇。那时候的火车跑得比自行车快不了多少,当地人编了个顺口溜:"火车没有汽车快",这话后来成了"云南十八怪"之一。谁能想到,这条慢悠悠的米轨铁路,竟然彻底改变了屏边三个乡镇的命运。
白河桥车站每逢周一就热闹得像过年,老乡们把自家种的瓜果蔬菜、山货野味都搬上站台,火车一停就做买卖,成了全国独一份的"火车集市"。法国人留下的黄墙红瓦车站和天主教堂,到现在还杵在那儿,每周一照样开门做礼拜。最绝的是那座1908年建的人字桥,一百多年过去了,居然成了网红打卡地,每天都有举着自拍杆的游客在桥上摆造型。
不过好景不长,2003年客运一停,热闹的湾塘车站立马冷清得像被施了魔法。乡政府搬走了,学校医院也跟着撤了,就剩下几栋空房子在铁轨边晒太阳。倒是白河桥靠着"小香港"的名头硬撑了几年,可没了火车运人拉货,再热闹的地方也得蔫。
转机出现在2014年,新修的准轨铁路直接通到了屏边县城。现在的火车站亮堂得跟机场似的,网上买票扫码进站,再不用闻柴油味听咣当声。车厢里干净得能照镜子,速度更是快得让老米轨望尘莫及。上次回屏边参加同学会,坐上新火车才惊觉,原来从昆明到老家只要三小时,比当年挤小巴快了一倍不止。
铁轨还是那两条铁轨,火车早不是当年的火车。屏边人开玩笑说,我们这儿最守时的就是铁路——一百年前法国人修的,一百年后中国人接着修。从米轨到准轨,变的何止是两根钢轨的距离。
本文以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为目标,如涉及权益问题,请提供相关证明,我们将依法调整或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