产品展示

别笑!从醉汉团宠到反法西斯战斗英雄:二战最硬核顶流“熊士兵”的开挂熊生

这几天全世界都在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,媒体上铺天盖地都是英雄将领、铁血战士和强弓劲弩。

但今天我想聊点不一样的——它也和二战有关,但又很稀奇很反套路。

那就是一位全身毛茸茸、体重500斤、爱喝啤酒还会搬炮弹的“二战老兵”!

别奇怪,这不是什么野史传记哈,而是一个有档案、有番号、甚至有军衔的真实老兵高燃往事:

那就是波兰二等兵——沃铁——一头真正的熊!

时间倒回1942年,二战正打得如火如荼。

那年苏联释放了10万名波兰俘虏,其中一部分人重新组成了安德斯军团,就驻扎在伊朗北部山区,继续参加反法西斯斗争。

一天,这支波兰部队在山脚下遇到一个眼巴巴等他们的小男孩。

走近一看,这男孩怀里居然还抱着一只毛茸茸的小家伙——一头叙利亚棕熊幼崽!

小男孩说,熊妈妈被猎人打死了,小家伙孤零零眼看活不成,再加上他自己也两天没吃东西了,饿得眼冒金星,就想把这只熊卖给部队。

士兵们一看心就软了,可他们也没钱啊。

幸好同行的队伍里有一个名叫艾瑞娜的女孩,她是波兰前总统的侄女,身上随身带着点钱。

小姑娘不愿看到小男孩和熊饿死,几块巧克力加零钱就跟小男孩换来了这个“活宝”。

可她毕竟没能力养野兽,于是就把熊送给了同行的波兰炮兵师第22连抚养。

至此,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。

一开始,大家养熊纯属是想多个乐子。

毕竟在外打仗生死难料,士兵们日子过得压抑又紧张——不知道明天要不要上前线,也不知道能不能活着见到第二天的太阳。

这时突然来了一只走路跌跌撞撞眼睛湿漉漉的毛孩子,简直大受欢迎,瞬间就成为团宠。

可问题很快出现:这熊,它得喝奶!

部队里哪来的奶?

士兵们发挥创造力,用伏特加瓶子改装成奶瓶,炼乳兑水喂养它。

没想到小熊还真挺爱喝,库库就炫光了。

22连士兵们给这小熊取了个名字叫“沃铁”,在波兰语里,沃铁的意思是 “面带微笑的战士”。

这帮糙汉子自己都吃不饱,却心甘情愿省下一口粮,喂大小沃铁。

沃铁一天天长大,画风也逐渐跑偏。

它不喜欢啃果子,反倒迷上了士兵们的烟和酒——你抽烟它盯着你看,你喝酒它扒拉你,一副“给我也整点”的熊样。

久而久之,它学会了用爪子夹着烟卷,还会仰头吨吨吨地灌酒,喝完了就啪嗒一下躺平睡觉,呼噜打得比连长还响。

但沃铁不白吃白喝。

大家很快发现这熊力气大得离谱,又聪明听话。

你让它搬箱子它绝不偷懒,你指东它绝不往西。

士兵们每次最多能搬两箱子弹,沃铁却可以轻松搬起四箱,甚至能抱起一颗 45 公斤重的炮弹在崎岖的山道上稳稳走动,真是让士兵们刮目相看!

于是22连正式授予它一项神圣职责:后勤部搬运小哥(熊)!

弹药箱、粮食袋它都能扛起来就走,俨然成了队伍里的“体力担当”。

沃铁的存在,像是灰色战地里的一抹亮色。

士兵们心情低落时,就和沃铁玩,跟它练摔跤,或者看它笨拙地学着人行军礼,一头大棕熊居然成了部队的大玩具。

但关于沃铁的麻烦也从没断过。

有一次,隔壁英军部队听说波兰军22连养了头“战熊”很不服气——你们波兰军队有只熊算啥,我们也能弄来一只!

不知道他们从哪也搞来一头更大的棕熊,和沃铁下战书,要一比高下!

比赛当天,两军围成圈,中间站着俩熊。

士兵们紧张懵了,当时沃铁还没完全成年呢,体型比对方小了一整整圈。

沃铁倒是挺淡定,一副“莫挨老子”的态度。

可对方熊有点暴躁,吼着就冲了过来,而沃铁见状也立刻凶性毕露,在厮打中生生咬断了对方熊的喉咙!

看到这一幕,士兵们突然清醒并开始后怕:

这货终究是陆地最大食肉兽啊!

之后那几天,大家看见沃铁都有点发怵,喂食也不敢靠近了,更不敢和沃铁玩摔跤。

毕竟谁都不想被咬断脖子,一头野兽谁知道它什么时候会野性大发呢?!

转机来得格外突然。

由于22军队驻扎的地方气候特别炎热,士兵有专门洗澡的地方,而沃铁因为从小洗澡,也习惯了没事就冲凉。

那天他又溜溜达达到部队澡堂要进去冲凉,士兵们心有戚戚,都不敢单独和它待一个澡堂,一个个全溜了。

可没过一会儿,他们就听到澡堂传出凄厉的惨叫声和沃铁的咆哮声!!!

一群人大惊失色赶过去,原来,是敌方计划偷袭他们这个连的驻地,所以派来间谍打探情况。

谁想这间谍大哥不偏不倚地潜进了澡堂,和正洗澡的沃铁结结实实打了个照面!

那场面,真是太刺激了。

间谍当场吓得腿软,嚎叫着撒腿就往外跑。

而看到对方鬼鬼祟祟还是个陌生人,沃铁当即就把他扑倒!

部队士兵赶来一拷问,好家伙,沃铁这是立大功了啊——如果不是它及时发现间谍,恐怕22连就死定了!

既然如此,他们自然不能错过作战良机。

很快,一场有计划的伏击战打响了。

因为22连准备充分,敌人的偷袭的计划不但没能得逞,还被揍了一个落花流水。

而沃铁也一战封神,从此不再是“拖油瓶熊”,成了光荣的“反间谍英雄”。

同时22连战士们也从此意识到,沃铁这熊和一般野兽真不一样,它通人性。

它存在的意义不仅仅是吉祥物或者搬运工,说不准它真的可以参加战斗!

转眼就到了1943年底,当时意大利已经投降,盟军在欧洲大陆正式进入反攻阶段。

22连也接到命令,将在港口登船,到意大利和盟军汇合。

可就在他们准备进入意大利时,遇到了一个大麻烦。

原来波兰第2军的“顶头上司”——英国第8军团不准军队饲养动物。

你养猫养狗咱们能当没看见,居然养头熊?

士兵的饭都不够吃,还给熊吃,是吃饱了太撑吗?更何况这是熊!!实在太危险了!

所以港口指挥官以不允许野兽登船为由坚决不让沃铁登船,还说只有“正规军人才能上船”。

但沃铁对这些士兵来说早就和战友一样,战士们也不可能丢下它不管。

连长一拍大腿一个妙计浮上心头:简单,让它参军!

于是沃铁被正式授予“二等兵”军衔,拥有了服役编号、档案记录甚至军队粮饷(刚好它的粮饷用来给他补充食物)

就这样,以“军人”身份,沃铁堂堂正正登上运输船。

随后的1944年初,沃铁第一次踏入战场。

没想到一出师,就赶上了惨烈的蒙特卡西诺战役。

原本负责冲锋的英国第78步兵师损失惨重,不得不从前线撤离,波兰第2军只好顶了上来。

这场战役打得相当残酷

而沃铁所在的22连正好是第2军炮兵师重要的弹药运输部队。

这时,沃铁发挥出它史上最硬核的才能:扛炮弹!

沃铁的任务,就是从前线的补给点把沉重炮弹一趟趟运到炮兵阵地。

它聪明极了,能学着士兵弯腰小跑找掩护,还懂得分轻重缓急——搬炮弹时绝对不乱转,目标明确动作稳健,堪称“毛茸茸自走运输车”。

关键吧,它还特能干,一次运送的弹药相当于4个人量。

根据沃铁的战友回忆,它一次都没掉过链子,每次都能把弹药放在指定位置。

那时最经典的场面就是对面敌军正打着呢,突然看见波兰阵地方向冲出一只巨大棕熊,手里……端着一枚炮弹?

淡定小跑、放下、转身再来一轮。

敌军当场被惊得目瞪狗呆:“这啥??动物兵团??”他们一度怀疑自己打仗太久熬出了幻觉。。。

最终,盟军艰难地赢下了这场卡西诺战役。

战斗结束后,沃铁不仅毫发无伤地活了下来,还因为表现出色,被晋升为下士。

接下来,22连又对沃铁进行了训练,带他参加了博洛尼亚等地的战斗,它也变得越来越像一个军人。

这也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场上一道最奇特的风景!

战役胜利后,沃铁的事迹被频频登上报纸,它也旋即成为全欧洲最红的熊!

不过因为22连在苏格兰原地解散,留在苏格兰的沃铁也不得不原地退役,被送进了爱丁堡动物园,成为了镇园之宝。

随后,它还参加了BBC的儿童节目,颇受苏格兰小朋友欢迎。

更搞笑的是,有些热心群众听说沃铁喜欢抽烟喝酒,去看它时还偷偷带上烟酒(虽然饲养员严禁投喂),让沃铁小日子过得比战时还滋润。

当年22连的那些老兵也常常去看它,把它当成真正的战友一样“共忆峥嵘岁月”。

在爱丁堡动物园的精心照料下,沃铁一直活到了1963年。

那一年,22岁的沃铁在动物园安然离世。

爱丁堡还为它立了一座雕像:一只憨态可掬的熊,扛着一枚炮弹,仿佛在走向等待它的战友。

而波兰更是修建了以沃铁命名的街道,以它为原型的吉祥物更是畅销至今。

沃铁的故事为什么至今还在流传,我想,不只是因为它好笑和传奇,更因为在最残酷的战争里,人和动物之间依然存有信任与温情。

它让我们知道,即使在最黑暗的时刻,也总会有一些美好的东西存在。

爱好和平,不分种族,不分国界,甚至不分物种。

但愿我们永远不必在战场上才能看到这样的故事。

但愿每一只“沃铁”,都能活成无忧无虑的熊。



Powered by 意昂体育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

Copyright Powered by365建站 © 2013-2024